-->
    (优秀社情民意信息范文)大额支付系统应尽早提供全天候服务
    发布时间:2022-11-22 22:27:52浏览次数:14356次

    九三学社社员、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宇反映: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按照我国支付清算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处理同城和异地跨行之间和行内单笔金额在规定起点以上的大额贷记、紧急小额贷记支付业务,以及人民银行系统的贷记支付和即时转账业务等的专门支付系统。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重要应用系统和组成部分,在我国支付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2021年中国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处理业务4.82亿笔,处理业务金额6171.42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523.69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量为192.76万笔,日均处理业务金额为24.69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2.01万亿元。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试行)》(银办发[2002]217号),第十一条规定 “大额支付系统运行工作日为国家法定工作日,运行时间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管理需要可以调整运行工作日及运行时间。”大额支付系统运行以来,除几次临时调整外,先后正式调整过两次运行时间:

    一是为进一步提升支付清算服务水平,2017年12月15日,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调整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时间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7】238号),自2018年1月22日起,大额支付系统实行5X21小时运行。开始受理业务的时间由每个法定工作日(T日)8:30调整为前一日(T-1日)23:30,业务截止时间(清算窗口开启时间)由每个法定工作日17:00调整为17:15,清算窗口时间调整为17:15至20:30。

    二是为进一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2018年4月23日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调整大额支付系统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运行时间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办发【2018】83号),自2018年5月2日起,大额支付系统运行时间调整为5×21+12小时运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运行时间调整为5×24+4小时,系统在法定工作日全天候运行。

    由此可见,这两次调整都是为提升人民币支付能力选择增加运行时间,以满足以人民币计价交易进一步增长的需求。尽管如此,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深化、国内经济大循环对大额交易需求的配套要求,现有大额支付系统的运作时间仍不满足需求。据实际工作发现,因企业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存在前置手续办完而赶上周五或节假日,遇到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到时关闭,无法开展大额支付,造成公司将出现重大资金风险。同时,在重大灾害及突发情况时,急需资金而无法实时转账,影响救援及处置工作。据报道,2021年河南发生历史罕见洪灾,因大额转账系统关闭,辽宁方大集团只能将一亿元捐赠款分100次,每次100万元完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外,随时金融科技对金融风险监管和便利化水平的有效支持,大额支付系统已经具备了提供全天候的条件。大额支付系统全天候服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为尽早实现大额支付系统提供全天候服务做好调研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及时对辖区内大额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针对大额支付系统全天候服务进行调研,同时,大额支付系统各直接参与者应充分论证全天候服务对本单位系统运行及业务管理的影响,借鉴国际上成熟的RTGS运行规则和基础设施,成立大额支付系统用户委员会,使大额支付系统的战略决策能够充分考虑行业整体的利益,共同协商完善大额支付系统运行规则,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升级大额支付系统设备及网络。

    2. 借助金融科技助力大额支付系统高效运行。借助金融科技创新支付产品、应用及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公众对于高效、便捷的大额支付的需求,扩大金融服务的普及面。积极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改造大额支付系统,依托DLT可以提高支付清算效率、提升业务流程透明度、强化系统稳健性。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跨层级、跨区域的分布式支付体系,可按需分配、灵活扩展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支付业务的响应速度和支撑效率。积极布局虚拟化、分布式、大数据等成熟的金融科技技术在大额支付系统中得以应用,为大额支付系统在架构优化、性能提升、容灾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3. 完善治理结构,防范系统性风险。根据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系统制定大额支付系统的管理运营目标,建议由央行牵头,协调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及外部专家学者,共同建立常态化议事机制,提高大额支付体系发展战略规划的完整性和远见性,促进大额支付系统与其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建议建议成立大额支付系统风险管理委员会,清晰定义大额支付系统风险容忍政策、运营策略及风险决策的制度、程序、流程,建立稳健的风险管理框架,对批发和零售支付清算系统进行差异化风险管理;建立支付清算系统风险量化指标体系,分级管理系统参与者的潜在风险;定期评估大额支付系统与其他FMI之间依赖关系,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金融稳定。